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式养育的过与不及——乐平基金会亲子教育公益讲座(三)

彭小华 乐见岛 2018-12-05


看点

作为父母,我们某些方面做得过多,另外一些方面又做得过少,或者反向作为!

本文为2018年7月29日在乐平公益基金会“乐见岛·乐平讲堂”的讲座整理稿第三部分(内容有修改),腾讯同步直播。

前面,我们讲了养育方式、沟通方式和权力的关系。➤养育模式、沟通模式与权力关系

谈到千疮百孔的中国教育,家长何为?

接下来这一部分是今日主题——中国式养育的过与不及。

 


成功与幸福

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、思想自由、自我实现的人,这肯定是我们的美好期待。

在学校教育不是完全靠得上的现状之下,父母需要依靠自己,把握主动权、主导权。就此而言,我们的家庭、我们的父母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在方法上,都还没有做好准备,亟待改变和提高。


起跑线


刚才我讲了一个观察结论,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父母大多数都是专制型直升机父母——非常重视子女的养育,把培养子女成功作为首要任务,而且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: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我把这个说法形容为一个魔咒。

赢在起跑线为什么那么重要?!

我们不是都跑过步吗?起跑线处跑慢了并不重要,关键是持续奔跑的意愿和耐力。

人生是一个长跑、是一个马拉松,前面是赢还是输根本没那么重要。

遗憾的是,我们看到,甚至90后的年轻父母仍然没有摆脱这个魔咒,似乎还被驱赶得更厉害了!

听说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幼儿园家长脑袋都要打破,据说上海幼儿园招生的时候不仅要考察父母的学历、工作背景,甚至已经考察到祖父母这一代去了,这真是非常的夸张!

这种情况下,保持理性思考非常重要。


成功与幸福


父母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孩子成功,这也构成父母焦虑的根源。

因此,我们有必要问一下:为什么成功那么重要?对于子女的人生,成功是最重要的目标吗?

另外一个问题,什么叫做成功?

我分享一下我的成功观。

我认为的成功,主要不是狭隘的社会标准,而是更宽泛、多元、强调主观感受的标准——这里所说的主观感受相对于金钱、名誉、地位之类的社会标准。

这样的成功观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、禀赋,强调积极引领和帮助孩子,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、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实现自我,规划人生。

为了帮助孩子成功和幸福,养育者需要超越狭隘的社会标准,置换内心的养育目标,如其所是地爱、珍惜、接纳、尊重自己的孩子,无论孩子聪明、愚笨,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好坏,我们都要积极发现和张扬孩子的优点和长处,帮助孩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自信心,为孩子鼓掌,让孩子始终感觉良好——每个人都可以做独特的、成功的自己。

其实,与其说我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成功,不如说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孩子的幸福,而我们把成功等同于幸福。

那么,什么是幸福?


 我赞同国际知名幸福研究专家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行为科学教授、英国


政府幸福调查问卷设计者保罗.多兰的理解。他在《设计幸福》一书中


提出:幸福是时间过程中体验到的愉快和意义体验,两者越平衡,幸福程


度就越高。


吃喝玩儿之类的活动导致愉快,做家务、学习导致意义。一味吃喝玩乐


令人觉得空虚,实现意义的事情做得太多,人未免觉得劳累。


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霍华德金森研究“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”,结


论是:“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,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


去。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,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,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。


史上持续时间最长、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格兰特研究历时75年,从上个世纪


30年代开始,持续追踪268位哈佛学生的人生,求解“幸福密码”,得出的结论是,对


于幸福人生,最终,爱、关系最重要——而不是我们以为的金钱、权力、地位。


如果我们关心孩子的长远幸福,希望培养幸福的孩子,那么,以上的幸福研究可以给


我们很好的启示。



狭隘成功观


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把成功等同于幸福,而我们对成功的理解很狭隘,以为成功就是考上名牌大学。

不夸张地说,孩子还在肚子里准备工作就开始了,一旦上了小学,冲刺正式启动。从此以至高中毕业,孩子就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,白天上学,晚上做作业,周末、假期上各种补习班……我们对孩子学业方面的要求之高、督促之严,不亚于最严厉、最苛刻的老板。

有个笑话:不写作业母慈子笑,一写作业鸡飞狗跳。据说,有父亲陪孩子写作业气得把手腕都拍断了,有母亲急得心梗发作,差点儿丢了命。

很多人讲这个笑话的时候是站在父母的立场,觉得父母很辛苦。我的想法不一样,我关心的是

孩子的感受怎么样?

学习是父母的责任还是孩子的责任?

谁是学习的主体?

如果学习带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,学习还有吸引力吗?学习效果会好吗?

如果孩子没有从学习中发现乐趣,我们软硬兼施就有助于孩子成功吗?

那样逼迫孩子,孩子对父母会是什么感觉?亲子关系会好吗?

前段时间,我接触了一位严重抑郁的初三女生。

初二上学期有天晚上,11点半了她还没有写完作业。她觉得困,想睡觉,守在一旁的父亲不允,坚持今日事今日毕,一向温顺的她不肯听从,父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,盛怒的父亲将一杯茶水泼到了女儿脸上,女儿顿时情绪崩溃,哭喊着奔向窗口,扬言要跳楼……

次日,孩子神情呆滞,已不记得夜间发生的事情,只是一遍遍重复:有人要打我……

休学一个学期后,父母希望她重新回到考大学的轨道,她不想费那个神——“为什么一定要读大学?我不想再用父母的钱,就想读个职高,早点儿上班挣钱。” 她把这个选择视为个人意志的体现,客观上,也是对父亲、对主流成功路径的坚决拒绝。

像这个孩子一样还没来及考上大学,中途就被压垮的孩子,所在多有,他们早早地成为了师长眼中和自我认为的“失败者”,心理状态不可能好,与父母的关系普遍紧张。


空心人


那么,孩子成绩优秀,考上名牌大学,就成功,就幸福吗?

前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、《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》作者朱莉·利斯科特-海姆斯发现,美国的大学校园里充斥着长大而不独立、脆弱无能、迷茫抑郁的年轻人。

国内一项针对北大新生的调查报告指出,四成以上的新生感到迷茫、无意义;另一项研究报告说,我们的大学充满了“空心人”。 

更不用说,还有北大教授钱理群指出的另一个问题:我们的大学培养了大批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!

也就是说,大批年轻精英心目中只有自己,精神境界低,缺少社会担当,甚至,因为懒得分享、协商、妥协,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已经成为一个现象。

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问题,我们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——这也已经是社会共识。


过与不及

作为父母,我们在某些方面做得过多,另外一些方面又做得过少,或者反向作为


物质与生活


以考大学为目标,以学习为中心的养育模式,孩子被当作赛马培养。就像我妈妈说的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。

结果我们在围绕考试而学习上面投入精力过多,了解和发展自身潜力与情绪的机会太少;接触书本知识太多,了解真实生活太少;

在物质生活上,有人讲现在父母对孩子是全民富二代,很多家庭拼命地在物质上富养孩子,但是对孩子的思想、精神、心理状态关心不够,或者不会关心,或者缺少这方面的意识;

另外,在价值取向上,我们很多时候不问是非,传递庸俗、市侩的人生哲学;

在生活上越俎代庖很多,很多事情都帮孩子做了。就像我母亲一样,只要我说我在做作业、在学习,就是免除任何家务、任何事情的免死金牌,什么都不用做了。

这个好吗?

非常不好!

西方学者研究发现,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更大。他们在进入职场以后会是一个更有效能、更有协作精神的人,会成为更好的工作者,将来进入婚姻家庭后也会做更好的妻子或丈夫。

生活上越俎代庖太多的结果,就是我们没有帮助孩子开发和锻炼生活/生存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、情绪调节能力、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能力。因此,孩子们可能是身体长大了却没能做好独立自主的准备,也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。


学习


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式、刷题式学习长期超负荷被动式学习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形成学习懈怠,无助于他们将来成为优秀的员工和终身学习者,没有帮助他们为长久成功做好准备。

我们知道,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,让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那些陈旧的知识、去背别人的知识,结果是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,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。

我们看到,好多孩子在高考结束后把书丢了、烧了,以表达他们的厌恶之情。

有一句话说:很多人25岁就已经死了,75岁才埋——因为没有继续学习、终身学习的意愿和精神,从认知水平、思想水平的意义上讲,25岁以后的几十年都没有多大的进步,可不就等同于精神意义上的死亡吗?


抗挫能力


在孩子遭受学习困难、挫折,最需要我们同情地接纳的时候,我们情绪失控,以批评责备为主,正面帮助不够。

这无助于帮助孩子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失败、总结失败的原因、探索走出失败的办法,进而形成对他们而言一生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:抗挫能力——抗挫能力是指跌倒了爬起来,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上马。

我们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,尤其成年以后。真正关爱孩子的父母会乐意在孩子小的时候,通过陪伴他一起来解决困难,进而形成这种能力。


沟通方式与权力关系

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急需升级换代,这是我对比中西方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后特别强烈的一个感觉。


对比


讲一个例子,一天之内有两对夫妇带着孩子来我家,一对是中国夫妻,妻子是学者、丈夫是企业家,孩子13岁。第二对是美国夫妻,丈夫是意大利裔,妻子是华裔,女儿11岁,是从长沙孤儿院抱养的。

第一对夫妻不断指挥孩子,说你跟叔叔说英文啊,这么好的机会你不会好好利用!还当着孩子的面一再说:我们孩子什么都不会,什么特点都没有!

从头到尾,他们不断念叨孩子:你要做这个,不要做那个!你应该这样,你那样不行!他们的语气还是很轻言细语,但是都无法说那不是指挥命令和控制,言语中满是对孩子的轻视、论断。

第二对夫妇从头到尾平视孩子,眼神都是温柔和微笑,过程当中给到孩子很多说话和表达的机会,没有任何指挥、指责,好像孩子是最珍贵的客人,他们饶有兴味地倾听孩子,热情耐心地解答孩子的问题,亲子之间相处非常和谐,关系十分亲密。

他们走了之后,我由衷地感慨第二对夫妻的孩子太幸运了,就算她生活在中国最好的家庭,也很难得到父母这样积极、温暖的对待。

对比之下,我觉得第一对夫妻的孩子很可怜,而这就是我们很多中国孩子的待遇。

我先生的反应是

他们(那对收养孩子的夫妻)才幸运呢!

为什么?

他们本来没有能力当父母,因为这个孩子他们才当了父母,他们应该对这个孩子充满感激!

两种文化对父母和孩子关系的看法判然有别。


沟通方式


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急需升级换代,其实也表示权力关系需要改变。

我们对孩子指挥、命令、控制比较多,平等、尊重、倾听比较少;

我们不鼓励自由思想、人格独立,我们要求孩子言听计从,否则就是不听话、叛逆。

我们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、自信心很重要,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贬低孩子,从外貌到表现,从个性到能力……

我们对孩子否定、批评、论断比较多,肯定、赞扬、认同比较少;悲观、虚无色彩浓厚,乐观、理想主义比较少。

语言是有能量的。如果把我们一天对孩子说的话录下来,以第三者的角度听,可能都会吓着自己:我们传递给孩子的负面能量那么多,正面能量那么少;我们传递悲观、虚无的解释方式,有培养习得性无助、抑郁倾向。

难怪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质量普遍不高,不仅是学业“失败”的孩子,就是学习很好的孩子,对父母也颇多怨言、甚至怨恨。

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、和孩子沟通和互动方式反映了我们在根本上没有把孩子视为平等、独立、有尊严、有自由意志、有思想的主体;没有意识到并于实质上真正把父母子女彼此分离、独立作为养育目标。

——第三部分完——

 • end •

策划:乐平公益基金会

文:彭小华丨编:青苔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